□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陈思思
如何将法理人情融入司法办案中?如何用心用情回应当事人的司法诉求?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法官黄涛一直以来都在孜孜以求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每天早晨,黄涛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一看审判流程系统里的案件办理进度,接着梳理本周的工作计划,包括庭审任务、调解任务、走访任务、学习任务……作为新晋的员额法官,黄涛主要负责民事案件和破产案件的办理。从去年至今,他承办各类民事案件190件,办结破产案件51件,还有24个破产案件正在积极办理中。2024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全省法院先进个人”。
在黄涛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做一名有良知的人民法官!”这是他的职业追求,也是他“小案不小”“温情司法”工作理念的真实写照。
助当事人解心结
黄涛曾主审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吕某与他人饮酒后突发疾病死亡。该案在他办理的众多疑难复杂案件中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吕某女儿一直过不去这个心结。当时正值中考关键时期,庭审当天她却出现在法庭上。庭审中,作为原告之一的她始终低头沉默不语,泪眼婆娑。庭审结束后,黄涛开导她:“事已至此,要勇敢面对现实,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好好生活,这才是对父亲最大的慰藉。”随后,他积极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促使当事各方达成和解。考虑到吕某家中的特殊情况,他主动联系当地的村组干部,帮助他们咨询救助事宜。
前不久,黄涛在办案之余,去吕某家回访时,吕某妻子含着泪说:“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太谢谢您了。”黄涛关切地问道:“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一提起孩子,吕某妻子哽咽说:“这孩子学习成绩还好,就是太让人心疼,我给她的生活费总舍不得花,每天在学校就是吃馒头就咸菜,总想着替我减轻压力。”
黄涛一边听着,一边从手提包里取出两本书递到吕某妻子手中,嘱咐道:“这是我周末到书店专门给孩子挑选的两本书——《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转告她,一定要坚强,生活的苦难和磨砺会成为她日后人生的一笔财富。”
黄涛在主审一起抚养纠纷案件时,当事人翁某给他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我请求人民法院给我上学的机会……我会回报社会的。
翁某起诉时读大三,其父与母亲庄某于2011年经法院判决离婚,其随庄某生活,父亲每月支付抚养费300元至其18周岁止。因庄某身患疾病,无力负担翁某的生活教育费用,翁某于2022年7月起诉父亲,请求以每月1700元的标准补充支付已支付的抚养费,并支付医学本科期间的生活教育费,共计30余万元。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其父向其支付生活教育费共计9万余元。
“父女情深,应助其完成学业。”黄涛对案情进行深入了解后,决定打好“亲情牌”,做到案结事了。他特意将该案排在当日上午最后一个开庭,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调解。
“我再婚后又生育了两个女儿,还要给身患癌症的父亲看病,无力再负担翁某的费用。”翁父不同意调解,案件当庭调解无果。此后,黄涛不厌其烦多次与翁父沟通,最终说服翁父每年支付两万元直到翁某完成大学学业。
黄涛说:“法律是无情的,也是有温度的。法官应当在坚持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多一些耐心,打动当事人。”
为企业开“法律处方”
作为信阳中院破产团队的法官,黄涛在破产案件的办理中,主动走出法院、走进企业,为企业“把脉”,并有针对性地开出“良方”,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在与新县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的交流中,黄涛就破产案件近期的办理进度进行跟进,对招募投资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法律问题进行沟通。其间,他多次说:“在平等保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预重整、债务人自主经营管理等制度或方法,调动各方积极性,尽力挽救企业,挽救市场主体。”
在走访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时,黄涛了解到这家公司面临的诉讼案件有四五起。有的是作为被告,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农民工薪金等,有的是作为原告,起诉房地产开发商要求给付建设工程费用。在给出专业法律咨询和风险提示后,他对企业负责人说:“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企业纠纷案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企业的难处我们感同身受,法院作为司法机关,会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但你们要有风险防控意识,做到未雨绸缪。”
去年以来,黄涛实地走访企业近百家,征求意见建议110条,帮助开出“法律处方”30个,有力推动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用学习提自身素能
“唯有加强学习,才能在办理各类重大、疑难、复杂或新类型案件时游刃有余。每次法律规定发生变化或者遇到新类型疑难案件,我都会马上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并做好笔记。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推敲、加深理解。对我来说,学习永远在路上。”黄涛说。打开黄涛的手机收藏夹,各种指导案例和法律研究文章一篇篇地呈现在眼前。
今年,黄涛撰写的某破产和解案例作为经验交流材料,收录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工作简报中。这让他激动不已,“民事案件是社会转型期一些经济矛盾的真实体现,单个案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行业、一个群体乃至一个领域的突出问题,作为民事法官,面对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与同行交流办案心得体会,依法凭良知把案件办成铁案,实质化解矛盾纠纷。”
每办一案,黄涛都要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诉状、答辩状、代理词、证据材料,结合庭审调查,准确甄别有效证据,全面查明案件事实,同时研读相关指导性案例,分析研判当事各方的理由。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这样,我在办案时才得心应手。我在法庭审理中调查的问题、谈到的意见就会让当事人感觉这个法官确实了解情况,作出的判决,当事人就比较信服。”
“法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坚持第一时间学习和掌握与审判业务相关的新修改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时学习和领会新知识,并应用到办案中。”黄涛若有所思地说。
版权所有: 中共镇原县委政法委员会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中街17号 服务电话:0934-7121325
主办: 中共镇原县委政法委员会 陇ICP备20000889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702000125